一、公司赔偿是按社保还是劳动合同
公司赔偿通常依据劳动合同来确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中往往会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事项作出约定。
如果公司因自身原因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需要进行赔偿,一般应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关条款执行。例如,若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因公司过错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时的赔偿方式和标准,那么就应按照该约定进行赔偿。
然而,社会保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与公司赔偿相关。比如,若因公司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劳动者遭受损失,在一定条件下,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这种赔偿并非直接替代劳动合同中的赔偿约定,而是在特定情形下的补充。
总之,公司赔偿主要依据劳动合同,但社会保险等因素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影响赔偿的认定和执行。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的法律关系和合同约定来综合判断。
二、工作几年没签劳动合同没买社保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享有多项合法权益。首先,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从入职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劳动者的月工资标准支付双倍工资,直至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止。其次,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缴未缴纳的社保。社保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劳动者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费用,并承担相应的滞纳金。此外,劳动者还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相关费用,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凭证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三、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解除合同的合意。
其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方式给予了劳动者一定的提前告知期,以保障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营。
其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其四,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以上是关于公司赔偿是按社保还是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