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怎样要求赔偿
若用人单位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可按以下方式要求赔偿:
(一)明确赔偿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收集相关证据。职工需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将有力支持职工的赔偿诉求。
(三)选择维权途径。职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相应赔偿。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相应赔偿。
二、应届生不签三方直接签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应届生不签三方直接签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它主要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其性质是一种民事协议,并非劳动合同,对毕业生的约束力相对较弱。
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应届生作为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主体,有权自主选择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做法直接确立了双方的劳动关系,能够更有效地保障应届生作为劳动者的权益,比如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
并且,从法律角度讲,只要应届生和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符合劳动合同订立的法定条件,包括双方主体资格合法、合同内容合法、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原则,那么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三、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怎么样要求赔偿
职工在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按以下情形要求赔偿:
(一)入职一个月内未签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赔偿,因为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二)入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比如,劳动者2月1日入职,3月1日起用人单位就应支付双倍工资,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前一日。
(三)入职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的双倍工资。
职工要求赔偿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要保留好相关工作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等。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怎样要求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